close

總覺得老師後來教的不是很用心,動作一帶就過去,很多地方不明講,只會問有沒有看出來?要不是一旁的教練提點,我們這種初學者怎麼看得出兩次動作的差異點在哪裡?真是越學越覺得無聊了。

 

上圖書館找資料,居然找到鄭曼青先生寫的 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前面的部份有些很理論,現在我的還看不懂,就亂亂跳。不過卷中倒是有趣,就是三十七式的圖解,這圖解好玩的地方在於,他雖然也是說了每式的動作,手腳怎麼擺動走位之類的,他還詳細說明是如果敵人從什麼地方用手或腳打過來的話,應該用每一式如果去格擋或進攻,因為有了這個情境,所以腦海裡就可以有畫面跑出來,因此對於每一式手為什麼要這樣動,目的是什麼,為何要轉彎等等,可以有明確的了解,才不會覺得手只是在那邊莫名其妙的轉圈,也比較容易理解教練所說"到位"是什麼意思。

決定把古老的圖解的文字抄下來以便日後複習,先來第一段:

 

1. 預備式

此為太極拳預備  亦即為渾元之站功也  由立正  先移重心付右腿  腿微屈坐實  左腳提起平開一步  重心即付左腳  右足尖翹起向前合直踏  兩足平行分開  距離與肩齊  同時兩肘微弓  兩腕背向前微弓  掌心向下微展  指尖微起  向前  不張不拼  立定時  頭宜正直  向前平視  眼神宜斂  耳注於息  舌舐上齶  合口併唇  沈肩垂肘  含胸  能使氣沉丹田  行氣尤須細長靜慢  此為太極未分陰陽之象  表裏俱須鬆開  全身一切放下  純乎自然  惟自尾閭至顛頂  要有意氣相貫  若頂頭懸也  守我之靜  以待人之動  則內外合一  體用兼全  人皆於此式忽畧  殊不知練法用法  俱根於此  下手功夫  首當於此明辨之.

 

2. 起勢

起熱為起手式  為為太極生兩儀  兩儀即陰陽也  陰為形  在下為地  故不動  陽為氣  在上為天  乃輕清以浮動  故開始時  以心行氣  沉於丹田  氣充乎內  則兩手隨氣浮起  此即以氣運身也  是為氣合則形開  手降則反是  為形合則氣開也  以下行氣運身  浮沉開合  俱根於此  然此動之要旨  在乎鬆開手腕之開關達節第一步功夫  手腕凡六變  由立正而預備  一變也  由預備而起勢  兩臂提起時  兩腕背上突  若由水中浮起  手指下垂  二變也  提至兩腕平肩時  又復行氣舒指  筋絡似若不張不弛  三變也  收回時  腕肘摺叠至胸腋前  其時指又下垂  四變也  兩臂將復降落時  兩腕若沉沒入水  指尖俱若飄浮水面  五變也  兩臂降至胯旁歸原  同於預備式  六變也  故我謂起手式  著重於手腕之運動也.

 

3. 攬雀尾左掤

攬雀尾  猶古之舞蹈摻牛尾之類  為掤履擠按四式之總名  亦即為太極拳之總手  推手之黏連貼隨  不丟不頂  往復不已  乃以手臂喻雀尾  互相攬之已耳  左掤  由起勢  設敵對面用右拳擊我右胸  我即坐實左腳  將右胸隨腰向右後鬆開  同時分開右腳  右手提至平腋  與敵腕相接  手心向下  左手合抱於右手  與右胯齊  手心向上  眼向前看  以作準備取攻勢也  此時敵知已落空  必欲收縮其右拳  出其左拳時  而我已坐實右腳  以左手掤其左臂  邁上左腿  沿腳跟直線踏上一步  曲膝坐實  略伸後腿  遂為左足實  右足虛  而兩胯骨須平正向前  尾閭稍收  方得中正  同時左手  漸漸掤出與胸齊  手心向內  肘尖畧垂  即以我之腕  虛貼彼之肘腕間  用虛神將彼之臂腕控住  以觀其變  同時右手降至右胯側  以稱其勢.

 

4. 攬雀尾右掤

由前式  設敵自我右側  以右拳加以左腿  向我左胸及襠  同時襲擊  則我即以右手合抱於左手  與右合抱同  鬆左肩  以右臂護襠  敵知勁已落空  必宿其勢  我乃急轉右胯  就原地向左移轉足跟  踏上寸許  曲膝坐實  右肘即向胸前掤開  手心向內  左手預輔於右肘及胸之中間  眼平視  伸左腿  稍轉左足尖  隨腰送右肘之掤勁觸敵  敵未有不跌出尋丈外.

 

5. 攬雀尾履

由前式  設敵將我掤勁  用化勁化去  乃換勁按我  我急鬆下右臂  即外繞彼之左肘而上  即以我右肘內臁(?)  黏隨彼之左肘節上  同時以左腕背  接貼彼按我之左手心  左肘節即黏連彼之右按手  同時急坐後腿  腰亦向左後側旋轉  兩手肘臂亦即隨腰向左後側旋轉  使彼之按勁落空  重心喪失  此時則我牽亦可  撥亦可  採亦可  肘亦可  操縱在我  游刃有餘矣.

 

6. 攬雀尾擠

由前式  設敵往回抽其臂  我即翻右腕  以右肘外臁貼其左臂外臁  輔之以左手  手心隨貼右肘腕間  乘其抽臂時  伸左腿  坐實右腿  隨腰逐視線直前向上擠去  則敵必應手躍起矣.

 

7. 攬雀尾按

由前式  設敵化去我之擠勁  反提右臂擠我  我即翻轉右腕  以手心按其右腕關節  分開左手  手心按其右肘關節  先之以提勁提回  即復向前平按  腰腿同時逐視線送去  敵必應手跌出矣.

 

8. 單鞭

由前式  設敵從身後偏左來擊  我即將重心移在左腳  坐實  右足尖翹起  向左後側旋轉 左右手平肩前伸  肘略垂  手心向下  一致隨腰向左後側隅角盡量轉去  右足亦隨轉至一百二十度  然後屈腿坐實  兩手又即隨之盪回  右手至右腋旁  五指合攏  下垂作吊字式  左掌相輔而行  手心向上  亦收至右腋下脇上  此時先收左足跟  膝胯亦隨之收回  則右臂吊手  同時向右隅角隨之伸展  於曲中求宜  左腿同時提起  偏左前方踏出一步  屈腿坐實  右腿亦從曲蚑直  同時左手心向裏  平胸隨腰轉去  轉至腰向正後方  將右足尖隨腰膝轉時即翻動左掌  向敵之胸部逼去  沉肩垂肘  曲中求直  眼神隨之前送  則敵未有不應手而彈出矣  此亦一站功  是為開展之定勁  肢體雖開展  然氣必求有所中定也.

 

9. 提手 附靠

由前式  設敵又有自右側  復來襲掌  則我急將身向右側迴轉  坐實左腿  右足輕輕提起  向右前側  腳跟微微點地  足尖微翹  膝蓋微弓  左右臂同時舒展  手心向內相對  漸漸合提  提至右掌與右腿直線向前  左掌輔於左脇旁  右前左後  手法同  腕背伸直  微成弧形  兩腕用意欲與敵腕相啣接時  蓄勁提之  以待其變  倘能提得勁起  若即時放下  則敵未有不翻跌者  此亦站功之一  是為提合之定勁  故進退顧盼之擒縱  皆在我不在彼也.

 

10. 靠

由前式  設敵趨起  復來襲擊  則我急將右臂與左手及右腳同時收回  使敵撲來之勁落空  隨即出右腳一步  直踏坐實  右手下垂護襠  左手預輔於右肘間  右肩即隨腰腿之勁  逐視線向前靠去  則敵未有不應手而倒.

 

11. 白鶴亮翅

由前式  設敵從左側以拳腳交加於我  則我即將右手向左前迎面提起  提至額角旁  將敵擊我頭部之右拳之勁化去  左手隨降分開  至於左胯旁  將敵之衝襠右腳摟開  同時左腳提回  足尖點地  得以護襠  則敵之攻勢完全散失而不整矣.

 

12. 左摟膝拗步

由前式  設敵從我之左側中下部  用拳或足來擊  我即將身往下沉  重心仍在右腿  右手翻掌  手心向上  隨腰落下  至右胯時  則左腿已提起  跨出一步  足跟點地同時左手隨右手至右胯  復將摟開時  則右臂從後旋轉而上  齊耳時  指尖平腕向前  如欲向敵人胸間插去  同時左手向左胯旁摟開敵擊我之拳台或腿  手心向下  左腿坐實  鬆腰胯  沉肩垂肘  右掌復隨眼神伸右腿向前送去  則敵未有不應手跌出.

 

13. 手揮琵琶

由前式  設敵用左手架我右掌  右拳擊我右胸  我即略提右足  足尖稍稍分開坐實  以蓄其勢  右掌提回  緣彼右腕背  往左下側採捺之  左手同時提黏彼之右肘節  收合作抱琵琶狀  則彼之肘臂已有斷折之危  一切受制於我  此謂手揮琵琶也.

 

(左摟膝拗步)

 

14. 進步搬攔捶

由前式  設敵以左手格開我右掌  以右拳衝胸擊來  我即縮身後坐  右掌隨降至左胯以護襠  虞其衝拳落空時  輒換腿踢襠也  既知敵攻勢已失  急將左足尖向左分開三寸許  隨即坐實  同時提起右足  側右前踏上半步  坐實  右掌即握拳  隨腰向前自左往右側抝轉  翻拳至右脇下  以化敵之衝拳  謂之搬  左手亦同時隨腰往後復向上旋轉至齊耳時  立掌向前直擊  以防敵衝拳落空  復抽臂襲擊  謂之攔  左掌甫到  而左腿同時已提起邁上一步  腳跟纔著地  即坐實  右拳隨腰及右腿發勁  由我掩護之左掌腕底衝擊  敵卒不及防  未有不百發百中  神妙之處  尚須熟翫  而細參之  方可有得.

 

15. 如封似閉

如前式  設敵以左手掣我右肘  右手牽我右腕  我即鬆開右拳  自向左肩收合  坐後腿  而走化其牽勁  左掌即翻仰  穿過右肘下  以手心緣肘護臂  而脫化敵之左腕掣勁  同時兩臂斜交十字形  手心朝裏  向懷內自合  使敵牽掣之勁全失  是之謂封  如封其門  同時含胸鬆腰胯  左手變為虛採貼其左腕  右手貼其左肘節  向前推進坐實左腿  是之謂閉  如閉其戶  不得開也  此法反背為順  以從容出之  操縱由我  所向無敵也.

 

16. 十字手

由前式  設敵同時復有由右側自上打下  我急將右臂向上  隨腰腿往右大展大開  左臂亦即隨腰轉  同時左足尖向內合直踏  以助其勢  將兩旁之敵  應手擲開  倘敵復用雙拳衝胸乘虛襲擊  則我回身後坐左腿  兩手隨降隨合  以兩腕黏接敵之雙腕  而成斜交十字形  是為十字手  同時右腳提回直踏  如起勢  此正開極而復合  為一開一合之妙用也  然十字手之兩腳平踏  乃左實而右虛  非馬步馬襠也  馬步馬襠  便是雙重  為太極拳之所最忌  不可不注意及之也.

 

* * * * * * * * * *

發現一門學問要好好傳承實在不容易,鄭曼青先生能用文字傳遞他的經驗與想法。在這之前的武術心法多是靠死背或悟性而來,而在傳承中間又難免有誤漏,難怪門派會很多。現在有這樣的記錄可以好好學習,真是要珍惜啊

arrow
arrow

    屁啦屁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