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早就聽過東野圭吾,之前看過的是《解憂雜貨店》,這本《人魚沈睡的夜晚》則是同事介紹的。

這書名讓人完全無法聯想到他要講的沈重的話題-腦死。他提的,主要不是腦死的人(當然,腦死的人不可能把他的想法告訴任何人,又或者說,腦死的,就是死人,就是空,就是無,就什麼都沒有了,怎麼還有想法或感覺呢?又或者,其實是有的,但他已失去和外界溝通的管道,失去控制身體的能力)。他著重於仍活著的家屬,畢竟,我們能觀察到的,就是這些人。

他淡淡的描寫腦死家屬的心理,描寫家屬為病人(?)作的一切:見到一點龧光就拼命要抓住的心情、父母親為女兒無悔的付出。隨著時間的演進,讓人佩服那個母親的毅力,但在某個瞬間,卻又𨘋露出母親心態的變化,慢慢地,慢慢地,引領到一個近似扭曲的路,讓人不禁懷疑:這樣的處理真的是一個對的決定嗎? 一直到弟弟的崩潰,帶出親友變成不得不在母親面前「演戲」,配合演出「病人一直在進步」的戲。當讀到用儀器讓女兒的臉龐作出微笑的動作時,彷彿看見了一個讓人很噁心想吐的畫面,一直到父親去問醫生:躺在那裡的,是我的女兒還是屍體? 才讓人一起跳出這個假裝的情境。

不過讓我覺得作者厲害的地方是:他沒有用批判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切,他不會像我這種讀者一樣簡單的批判:這個媽媽瘋了、變態了。他很寬容的論述每個人會有自己的價值觀與想法,所以他沒有安排母親死亡或者所謂的大徹大悟。他選的作法是讓母親了解到,他可以有自己的想望,但他不應該逼迫別人有跟他一樣的想望。因為是她女兒,所以她寧願用盡所有方法去治療她,但是對別人而言,她女兒就是一具靠著機器活著的屍體,她無需強迫別人與她有同樣的想法,只要好好皂作她作為應該作的事就好。

最後,作者還是想辦法讓女兒和媽媽有個好好的道別(怕被罵?) 只是說實在的,越多這樣的故事,只是給人越多抱持希望的夢想吧,也許反而跟他想傳達的效果剛好相反?

但是,還是一本不簡單的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屁啦屁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