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之前在中和廟口那邊看到,以為是什麼新奇的東西,問了一下之後才知道其實就是雞蛋糕,不知道為什麼會叫這個名字?他的圖案也不是蛤仔,我在猜,會不會是作雞蛋糕的工具要像蛤仔一樣開合開合所以才以此命名呢?

不過既然了解那只是雞蛋糕,所以也沒什麼特別動機想要去吃看看。不過最近在同事FB上看到,問他有什麼不同,他說:是脆的。當然這靠想像也可以想得到,畢竟我小時候吃的紅豆餅,他的皮也是脆的,是後來的紅豆餅才變成軟的(而我私底下仍然認為軟的紅豆餅是技術不好的人作不出來才變成那樣的...)。就決定給他一次機會去試試看:

IMG_1085.JPG

小小的攤車,寫著「可口蛤仔餅」,一個賣五元,還有一整桶瓦斯就在旁邊。

IMG_1088.JPG

烤雞蛋糕的模型,這個應該很有歷史了!一個模型可以作三個雞蛋糕。

IMG_1086.JPG

模型一共有四個,老闆先把最右方的一個取出來,重新加入麵糊,然後把第二、三個依次翻面往右移,把新加入麵糊的模型放入最左邊的位置,就這麼周而復始地一路烤下去。其實後來有發明一種烤雞蛋的模型,他可以原地旋轉,也是先烤一面再烤一面的概念(印象中鬆餅機也有這種作法的)。這種骨董,這種烤法現在很少見到了。

老闆蠻細心的,雞蛋糕放入塑膠袋後,他還會把袋口特地下折打開,讓袋子不會不小心就封起來,我想他自己也知道他的東西的特色吧。剛烤好的確很脆,可以聽到/感覺得脆脆的,不過放在袋子裡拿回家,整個時間不到五分鐘吧,吃的時候已經因為熱氣的關係變軟了,就跟現在外面的雞蛋糕一樣,看來還是要現場趁熱吃才能吃到特色吧。

美中不足的是老闆還真純「手工」:不論是把雞蛋糕由模子裡取出來還是把雞蛋糕放入塑膠袋中,都是老闆新「手」弄的,這手還要收錢,感覺起來並不是那麼衛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屁啦屁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