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走了幾天的路作運動後,有時會看到有人赤腳在跑道上跑步,想起以前看過的一本跑步書,介紹的是赤腳跑步的好處。

我是沒有想要跑步啦,不過我倒蠻喜歡赤腳這個念頭,讓腳暫時擺脫束縛,接觸地面(後來想想,我也不是真的接觸地面,頂多只是PU跑道,真的地面我還是會擔心腳會受傷)

 

赤腳走了兩次,立刻發現不一樣。一走起來就會發現原來平常走路時,因為有鞋子保護的關係,常常是腳後跟重重地著地,這在脫鞋後立刻明顯地表現出來,因為會發現自己似乎是很用力地把腳往地上敲(因為鞋子的保護,讓我們不認為需要注意特別注意) (寫到這裡的時候,又想到,為什麼平常在家裡赤腳走路沒有這種感覺呢?也許是因為運動時跨比較大步,才會顯現出來?)。 走沒幾步就會感覺腳敲得好大痛,所以勢必改變行走的方式,要讓腳掌先著地,不然就是要以較輕的方式著地,才能減少衝擊。

由於是走PU跑道上,所以沒有遇上什麼異物,就算遇上了,因為是走路,並不像跑步那樣往前衝,所以很容易可以止住前進的步伐,減少重踩下去的力量。人的身體和腳其實還是有一定的應變機制,不會說那麼容易就受傷。只是說在跑道上走久了,腳底直接和地面摩擦,相信很快會長出厚繭,不過我不大介意這個,多層保護沒什麼不好,我也不會在乎腳底的美觀。倒是第二次走了快一小時,回家後發現腳底有起了一個水泡(放著沒管他,第二天起來發現已經不見了),所以剛開始還是要慢慢來,畢竟腳還是需要一點時間去適應這種改變。

 

網路上找到一篇討論的文章:http://www.sportsnote.com.tw/running/view_article.aspx?id=1ee04b0d-64c2-4892-80b8-c12425358782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赤腳跑步 赤腳走路
    全站熱搜

    屁啦屁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