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套漫畫 - 大和羽球男,講的是一個不會打羽球的男生開始打球的故事。其實故事蠻爛的,結尾更是莫名其妙,好像畫到一半結束的感覺,而故事一開始引起主角興趣的打球梗,到後來好像被忘記了,就好像作者當沒發生過這件事一樣。我在猜要不是作者想要畫續集(像 大和羽球男第二部 之類的),不然就是他故事根本還沒想完整就開始畫,結果畫到一半不知道要怎麼連到原先設定好的大綱,只好草草結束。
畫面也不是很好,看不大出球是怎麼流動的,人的動作也很一致,好像沒法子有些什麼細膩的表現。我在想為什麼看其他漫畫好像沒這種感覺,像灌籃球高手或是網球王子,又或者棒球漫畫,怎麼好像都可以時間靜止,又或者有些誇張的動作,甚至跑出什麼大絕招出來。
一個可能的答案好像是「變化」,網球、桌球或棒球的出手,可以利用手腕細膩的動作讓球產生旋轉,連帶使他的運動路徑有變化,而且就算講得再誇張,也會被視為理所當然。而籃球、技擊等運動,則充滿著「接觸」,經由接觸,身體的變化無窮,可提供聯想的素材就很多了。 但是羽球,在正常情況下似乎就沒有這些條件,羽球的擊球並沒有大力旋轉球的動作,雖然說飛行路線會有不同,但除了切球之外也不至於產生太大的變化效果;再者羽球是由網子隔開雙方,所以基本上沒什麼接觸的機會,雙打雖然有兩個人,但卻是隊友,雖然有跑位,但這不會是兢技中的主要部份。除非是要畫羽球能跑到場外再轉回來,又或者主角前空翻旋轉三次下殺,不然真的是很難發揮的題材~
* * * * * * * * * *
有點 離題了,其實是要記錄一句鼓勵自己的話:
「我不怕輸,只怕沒有挑戰的機會」
還是要脫離舒適圈才能獲得成長的機會啊。日本漫畫常常傳達一種想法:一方面是基於興趣而去從事一種活動,不執著於勝負;另一方面又要求盡最大的力量去參與,朝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