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原本去汐止買小黃瓜時,根本沒有想過雌雄的問題,隨便就買了兩株。其中一株掛掉後,家裡附近的種苗店也開始賣小黃瓜了,其中一個還標榜全䧳花,我也搞不懂那是怎麼弄的,就買了一㮔回來。
印象中,那棵買回來的全雌小黃瓜開的第一朵花是雄花,因為沒有後面的小黃瓜,不過我沒拿去換,想說不行就管他的。結果現在看起來還真的都是雌花...
所以我現在有兩株小黃瓜,目前看起來都開雌花,除了照片上可以見到的三朵之外,其餘還小的,也都有肚子,只是這樣誰要來授粉呢?
話說原本去汐止買小黃瓜時,根本沒有想過雌雄的問題,隨便就買了兩株。其中一株掛掉後,家裡附近的種苗店也開始賣小黃瓜了,其中一個還標榜全䧳花,我也搞不懂那是怎麼弄的,就買了一㮔回來。
印象中,那棵買回來的全雌小黃瓜開的第一朵花是雄花,因為沒有後面的小黃瓜,不過我沒拿去換,想說不行就管他的。結果現在看起來還真的都是雌花...
所以我現在有兩株小黃瓜,目前看起來都開雌花,除了照片上可以見到的三朵之外,其餘還小的,也都有肚子,只是這樣誰要來授粉呢?
一直期盼著可以吃到臭小孩的小黃瓜,但奇怪它一直不熟。只記得當初老師說 瓜熟蒂落,若是瓜末端的蒂掉下來就是熟了;但我又記得他說 瓜表面的刺不刺了,就是熟了。所以呢,我就一直盯著家裡那個小黃瓜的刺,每次摸,每次都還是很刺。
印象中以前在學校種,似乎是出現後一兩週就可以摘了,網路上別人的值大概也是這樣的數字。而臭小孩這個,居然一個多月了還不行。
打算這次回家不管怎樣就要摘了他!
無奈天不從人願,這週回家爸爸馬上送上不好的消息:小黃瓜變色爛掉了。他還很可愛的把小黃瓜留在植株上讓我自己看,果然是一碰就掉下來,然後顏色變黃了。唉,生命中第一個自己栽培的小黃瓜就這樣消失,真是令人感傷啊~
同事跑去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玩,貼在 FB 上,因此上網參觀了一下,迎面幾個大字吸引了我的注意:103年認養計劃,點進去看後,有點失望,原來那是1、2月開始的活動,現在才看到已經來不及了,唉,殘念~~
看起來好誘人啊,在台電大樓附近而已,交通真的算方便
一、緣起
從捷運台電大樓站5號出口步行 5分鐘,就可遠離塵囂、置身自然美景,與您最愛的人一起享受無毒健康的栽培休閒時光。臺北客家農場規劃有近千坪的「認養義田區」,前有潺潺水流的生態溝 渠、水車菸樓等休憩設施,後有萬坪公園,綠草如茵、林木扶疏、蟲鳴鳥叫相佐,不管在平、假日,白天或晚上,一群農場志工與認養的城市農夫們,翻土、捉蟲、 施肥,親身走入自然、實踐體驗農耕。
話說 180 - C型黃瓜 又過了一週,奇怪他好像沒有什麼變化,這次加上我的手作比例尺,這樣比較容易看出實際大小。不知道他是不是營養不良呢?
話說原本同時間還有另外兩朵雌花,但後來都萎縮掉了,我想應該是沒有雄花可以授粉?那...第一朵的雄花打哪來的,真是奇怪的謎啊。結果現在頂端又長了一朵雌花出來,而我新買的小黃瓜居然剛好也長了一朵雄花,想說就由我來幫他們授個粉好了,可是雄花很奇怪,花瓣都不怎麼開,當我用指去撥開時,居然花就給我掉下去了... 是怎樣啊!!不死心的把花瓣打開,用雄蕊去摩擦一下雌蕊,不知道這樣有沒有授粉的作用呢? 別人怎麼作
從 168 - 小黃瓜開花 已經過了兩週
話說這臭小孩的小黃瓜還長得真起勁,可是不知道怎麼搞的,整個長得繞了一個圈,真是名符其實的C型人生!
照片是照這樣啦,不過他長得其實很小一個,一口就可以塞進去了,我記得之前社大上課時長很快啊,人家不是都說一暝大一吋嗎?週日回家時再來看看有沒有再長大。
我想臭小孩應該會很高興吧 :)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夢到小黃瓜
第一個場景是長滿小黃瓜的畫面,整個苗長好高,大約到頭部的位置,結了滿滿的小黃瓜。可是真正要拔的時候,把小黃瓜拿起來檢查的時候,一直發現其實背面都爛掉了,有的還整個變黃了,就像老師當初展示給我們看的一樣:
第二個場景是小黃瓜根本沒有長大,畫面停在我的栽培箱,小黃瓜苗變得像芫荽一樣細,軟趴趴地躺在地上。
週四回家,發現殘存的那株小黃瓜已經開出花了,臭小孩看到應該會很高興,因為這棰是他挑要自己種的(我那株已經陣亡)
看起來好像雌花喔,下面有一段胖胖的部份,又有佷多側芽,記得好像要搞掉,可是又不確定是哪些,看來要趕快來問問同學,以免長不好!
原本請同事幫忙在汐止買茄子苗,可是那間店晚上六點就關了,所以買不到,趁著請半天假辦事的時候,自己殺過去買,其實就在汐止車站附近,走路一下就到了。結果是:還沒到水滴茄子的季節,大約三月底才會有,忙了半天,原來耍了個寶,就到時再去買吧。
貼個圖,是在店裡看到嫁接苗的方式:有專用的夾子可以用,真是小巧。
問老師的問題沒有得到答案,自己在網路上找了一下,答案是:建國花市有在賣菜苗的。
週六早上勉強自己起床殺過去,捷運坐到大安森林公園站走過去還蠻快的。從信義路入口進去,走一下子,在右手邊有個賣花的攤位,他們插花性質的賣些菜苗,大約六種左右。再走一會兒,左手邊,有一攤是比較專業在賣菜苗的。不過網路上說靠近仁愛路那頭也有,所以我還是繼續往下走下去,最後真的在走到仁愛路的那頭(根本可以說是要到花市外了),才看到那攤,他們賣的菜苗就真的很多了!
不過我跑回去買栽培箱的那家問,確定一個箱子可以種兩株小黃瓜,或者是一株茄子,他們本身也有賣一點苗,不過並沒有很多。花市的苗價格約在20-30元之間,與我家前面2元菜苗差很大,不過花市裡的苗都是已經長得比較大的菜苗,所以比較貴也算是應該的吧。
原本想在仁愛路那家買的,因為他的量看起來比較多,比較專業,可是當我問他們有沒有水滴茄子時,回答讓人感覺有點不耐煩,再者,他們的小黃瓜是小苗,一次要買六株,這對我來說也太多,所以就不跟他買了。回去找栽培箱的買。
這幾棵已經變前輩的白菜陸續被我收成了好幾次,每次要煮麵的時候就去剪一些來配。這個二元菜苗算是回收得最好的(之前的日本茼蒿應該也算不錯)。不過他一直長讓我也有點苦惱,不知道何時才能停止生長,我想換別的來種看看啊。
這盆不知道為什麼有蟲子愛來吃,可是又不會同一葉一直吃,可能要來灑些辣椒水之類的東西來趕蟲了。左側的茼蒿只有一顆稍微長比較好,其他的都在觀望中。
這盆右側的蘿蔓萵苣長得還不錯,可以開始來研究要怎麼吃了。左側的蔥雖然有長出來,但卻一直有折斷的現象,上次看書寫蔥要埋深一點,才會有蔥白,這個假日要來把他挖出來重埋。
之前買了四株茼蒿,感覺很奇怪,長得和印象中的不一樣,葉子是鋸齒狀的,最近去買菜苗時又看到茼蒿,順口問了老闆,才知道之前買的是日本茼蒿。
那四株日本茼蒿裡,其中一株長得特別大特別好,結果把其他的位置都擋住了,他的兄弟們都長不大。
一直跟姐姐說,可以先把那株摘下來煮,講了很久,她也懶得去摘,昨天我下定決定,回家時摸黑把他給採了,打算煮麵來吃。
韮菜真的是不可思議的植物,同學說越剪越長果然是真的。話說我之前在社大的課結束後,帶一些回來種,看他長不大高,所以一直沒有動他,後來忍不住剪下來吃,結果真的開始飛速生長
10/27 剪下來,左邊是韮菜,比空心菜短好多,大約就是剪刀的長度。
10/29 過了兩天,在切口上已經長出新的菜
把豆芽菜帶回家整理
想當初一盤分量的綠豆,結果長出前面這兩盤綠豆芽,實在是太驚人了。而且這兩盤綠豆芽都是 23 腰的綠豆芽,要是他們個個都像外面賣的那麼壯,我看就會變更大盤了!
炒了一盤來吃!嗯,很難吃,苦苦的,也許曬到太陽了;也不大脆,可能沒有壓重物讓他長胖一點,豆芽太細,一炒就軟掉。